日媒鼓吹組建新航母艦隊對付中國

時間:2011-09-01 13:29   來源:新華網

  【日本《軍事研究》雜志8月號文章】題:日本的STOVL航母構想

  中國組建航母機動艦隊的目的是確保資源進口交通線(海上交通線防衛(wèi))、確保海洋權益(憑借航母進行威懾)、確保奪取臺灣(航母支援登陸作戰(zhàn))。如果把最后一條換成島嶼防衛(wèi)(離島防衛(wèi)和登陸奪回),就是海上自衛(wèi)隊驅逐艦隊所要承擔的任務。

  海上自衛(wèi)隊要利用日本偏少的防衛(wèi)資源承擔起上述任務,就必須組建航母機動艦隊。原因在于,航母機動艦隊在海上作戰(zhàn)中應用極廣,并且是最具戰(zhàn)斗力的作戰(zhàn)力量。艦載機能提供陸上戰(zhàn)斗機無法相比的靈活的航空支援。當然,日本目前尚沒有航母。

  首先看看海上自衛(wèi)隊驅逐艦隊的編制。艦隊主力是各配備兩個護衛(wèi)隊的第1、2、3、4護衛(wèi)隊群。

  每個護衛(wèi)隊群由8艘驅逐艦和8架巡邏機組成,稱為“8艦8機”體制。因此,4個護衛(wèi)隊群共有32艘驅逐艦、32架巡邏機,其中包括重點運用直升機的直升機驅逐艦4艘;具有彈道導彈防衛(wèi)能力、以防空為重心的導彈驅逐艦(“宙斯盾”級)8艘;以護衛(wèi)、反潛作戰(zhàn)為主要任務的通用驅逐艦20艘。日本尚沒有航母,護衛(wèi)隊群的直升機驅逐艦擔負著直升機母艦的職能。

  現有的4艘直升機驅逐艦包括兩艘“白根”級驅逐艦和兩艘“日向”級驅逐艦!鞍赘奔夠屩鹋灥臉藴逝潘繛5200噸,擁有全長159米、寬17.5米的全通甲板,是日本獨立設計的直升機驅逐艦,可搭載3架巡邏機。

  “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的滿載排水量為18000噸,全通甲板全長197米、寬33米,屬于航母型驅逐艦。“日向”級的艦體規(guī)模和外觀令國內外媒體將其與小型航母相提并論,但實際上其職能并沒有超出艦隊指揮、反潛的范圍。因為其運用巡邏機的數量仍基本為3架,只在必要時增配1架M CH-101掃雷運輸直升機。

  要對抗中國的航母機動艦隊,承擔確保海上交通線防衛(wèi)、周邊海域防衛(wèi)、島嶼防衛(wèi)的重任,僅憑目前擁有的直升機驅逐艦是不可能的。要扭轉這一局面也并不需要多么出其不意的構想,可以向意大利海軍“取經”。

  意大利海軍的新型航母“加富爾”號與日本直升機驅逐艦的艦體規(guī)模相當,由此產生的一種構想是,修改“中期防衛(wèi)力量整備計劃(2011-2015年度)”中建造新型直升機驅逐艦來替代“鞍馬”號驅逐艦的規(guī)劃,改為建造短距起飛、垂直降落型(STOVL)航母,并配備可供美制F-35戰(zhàn)斗機起降的彈射甲板。

  航母型驅逐艦在艦載機運用上大有突破,并且自衛(wèi)、運輸能力也遠遠超過現有直升機驅逐艦。

  如果海上自衛(wèi)隊將新型直升機驅逐艦建造成能夠搭載F-35B戰(zhàn)機(可短距起飛和垂直降落)的航母,就將獲得原來所無法達到的對空、對艦、對地攻擊能力和破壞敵方防空網的能力。

  其次還需要配備STOVL航母可運用的早期預警機。如果沒有高性能、可在低空進行大范圍雷達搜索的早期預警機,就難以防范敵方針對航母的空中打擊和導彈進攻,空中作戰(zhàn)的有效性也將大打折扣。

  現在還來得及。海上自衛(wèi)隊應建造“改進型STOVL航母”,并引入F-35B戰(zhàn)斗機,以運用于航母。即使政府下令削減艦船,海上自衛(wèi)隊也應自掏腰包組建航母部隊。這樣,到本世紀20年代,日本就能擁有由STOVL航母、下一代導彈驅逐艦、下一代通用驅逐艦、下一代AIP潛艇、下一代補給艦組成的、可以遠洋作戰(zhàn)的航母機動艦隊。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