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外媒:中國經濟增長帶動亞洲經濟復蘇

2020-11-01 10:26:00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參考消息網10月31日報道外媒稱,借著中國經濟好轉的東風,亞洲開始看到經濟復蘇的跡象。在報告世界首批新冠肺炎病例不到一年后,中國正進入一個新的擴張階段。

  據路透社北京/首爾10月29日報道,當前國際社會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以及阻止新冠病毒在美洲和歐洲傳播的艱難努力之上,而中國已悄悄在多個關鍵領域取得了進步。

  報道稱,在疫情初期實施世界上最嚴格的封鎖措施后,中國現(xiàn)在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將實現(xiàn)經濟增長的唯一主要經濟體,增速預計為1.9%。

  官方數(shù)據顯示,中國經濟在第三季度同比增長4.9%,而二季度增長3.2%。年初在中國疫情最嚴重并實行封鎖措施時,經濟收縮了6.8%。

  澳大利亞西太平洋銀行高級經濟師埃利奧特·克拉克說:“基本細節(jié)表明,中國正在進入的新擴張階段將是強勁和具有韌性的!

  他說:“2020年,世界經濟將收縮4%,而中國經濟將增長2%左右。到2021年,世界經濟將增長約6%,其中發(fā)揮關鍵支持作用的,將是中國近10%的增長率!

  報道指出,對中國的鄰國來說,中國經濟增長正在推高對這些國家出口產品的需求,并支持著它們國內的經濟活動。

  澳洲聯(lián)邦銀行的分析人士說:“在主要大宗商品消費國中,中國仍是唯一目前工業(yè)生產高于疫情前水平的國家!

  9月中國進口同比增長13.2%,其中半導體進口增長28%,對韓國等經濟體尤其有利。

  報道稱,這對韓國的直接影響已經顯現(xiàn)出來。27日發(fā)布的數(shù)據顯示,韓國三季度經濟增速達到10年來最快,經季節(jié)性調整后為1.9%,而前一季度收縮了3.2%。三季度出口激增15.6%,是1986年以來最大增幅,基本扭轉了二季度收縮16.1%的趨勢。

  中國經濟早早復蘇也讓日本松了一口氣,因為中國是日本22%以上出口產品的目的地,而日本僅有19%的產品輸往美國。

  據報道,今年到9月為止,日本對華出口猛增14%,是兩年多來最大增幅,其驅動力是對有色金屬、芯片制造設備和汽車的強勁需求。

  這讓日本銀行對國內經濟前景感到有些樂觀。業(yè)界的反饋顯示,中國的需求在增加。

  日本銀行在季度報告中援引名古屋一家運輸機械制造商的話說:“在經濟活動重啟后,中國的汽車銷量同比有所增加。我們看到,對華汽車零部件出口增加了。”

  報道指出,中國經濟增長的恢復已擴展到制造業(yè)、建筑業(yè)、投資和國內需求等多個領域。

  盡管礦業(yè)巨頭力拓礦業(yè)集團指出三季度全球經濟活動強勁,但它也警告說,一系列數(shù)據表明,“大多數(shù)經濟體的經濟復蘇速度正在放緩,被壓抑的需求正在消失,再度實行封鎖措施的情況增多威脅著經濟復蘇”。

  此外,如果中美貿易戰(zhàn)或其他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在美國大選后升級,也將給亞洲經濟持續(xù)復蘇的希望帶來風險。

  9月24日上海街頭有不少人外出購物。(路透社)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