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fā)布會 | 新聞人物

印度軍方介入東北部種族沖突 當地緊張局勢趨緩

時間:2012-07-27 10:53  來源:人民日報

  據印度媒體7月26日報道,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的種族沖突暴力事件已至少造成41人死亡,近20萬人無家可歸。但由于當局派出安全部隊介入,持續(xù)6天的沖突已出現(xiàn)緩和跡象。

  印度亞洲新聞社稱,截至當地時間26日凌晨,阿薩姆邦西部的科克拉賈、奇朗、都布里和本嘎崗等幾個主要沖突地區(qū)沒有發(fā)生新的暴力事件,局勢基本趨于平穩(wěn)。當局也決定部分取消一些地區(qū)的宵禁。但軍方表示,一旦局勢惡化將立即恢復宵禁。

  沖突事件源于本月19日兩名穆斯林學生在阿薩姆邦南部遭不明身份者襲擊受傷,不久又有4名來自當地波洛土著族群的退役軍人中槍身亡,從而引發(fā)當地穆斯林移民和土著居民之間展開報復性襲擊,最終導致暴力升級。

  暴力沖突不僅造成連接印度東北部和其他地區(qū)的鐵路中樞系統(tǒng)癱瘓,約3萬乘客滯留,還使得剛剛遭受洪災影響的阿薩姆邦居民生活雪上加霜。雖然鐵路系統(tǒng)已于25日下午部分恢復運營,但約有20萬名受沖突影響的當地居民被迫逃離家門,紛紛涌向政府設立的128個救濟站,給當地政府財政和食物供給上帶來極大壓力。

  有媒體指出,阿薩姆邦幾十年來曾多次爆發(fā)穆斯林移民和土著居民之間的大規(guī)模沖突,且主要集中在科克拉賈地區(qū)。1983年,一場地方議會選舉引發(fā)當地種族矛盾,有近3000人在血腥暴力沖突中喪生。

  可見,移民問題是阿薩姆邦種族沖突不斷的根源。從地理上看,該邦西部分別與不丹和孟加拉國接壤,多年來一直受到移民問題困擾。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稱,阿薩姆邦擁有許多土著族群,以波洛土著居民為主的當地民眾始終對于穆斯林移民表示不滿,認為他們侵占了自己的土地。一些激進的土著族群還成立了分離組織“阿薩姆聯(lián)合解放戰(zhàn)線”,要求中央政府剝奪穆斯林移民的諸多權利。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穆斯林移民隨后也成立了“阿薩姆聯(lián)合民主戰(zhàn)線”,雙方矛盾由此愈演愈烈。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貧困是導致印度東北部種族矛盾加深的原因。作為印度最貧困的地區(qū)之一,阿薩姆邦的經濟發(fā)展困難重重。茶葉種植是該邦經濟重要支柱,但暴力沖突常常切斷交通,茶葉運輸成為一大難題。

  眼下,阿薩姆邦的沖突已得到暫時控制,但印度政府難免成為輿論問責的對象。印度總理辛格已決定于28日訪問沖突地區(qū),但能否最終解決由來已久的沖突難題仍需進一步觀察。(記者 廖政軍)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教育新聞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