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辛亥革命與兩岸關系:臺海長治久安之道

2011年09月28日 10:0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fā) 打印

  和平紅利

  辛亥革命是連結大陸與臺灣的歷史文化紐帶,馬英九曾經表示,孫中山先生臨終遺言“和平、奮斗、救中國”,和平是“國家”發(fā)展的催化劑,戰(zhàn)爭則是毀滅的引信,因此要持續(xù)推動穩(wěn)定的兩岸關系,把曾經是殺戮戰(zhàn)場的臺灣海峽變成和平的“繁榮大道”。馬英九這番話讓人充滿聯想,臺灣若真能把“和平、奮斗、救中國”作為紀念辛亥革命百年的主軸,將有利于兩岸增強政治互信,深化交流合作。

  自2008年5月以來,兩岸關系取得了一系列顯著進展,里程碑式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給兩岸同胞帶來了巨大的“和平紅利”。人們期待兩岸關系在經歷了多年的波折后邁入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的軌道。

  九二共識

  兩岸問題之所以成為“問題”,是國共內戰(zhàn)和外國勢力介入的結果。兩岸關系由交戰(zhàn)、對峙、分隔演變到今天和平發(fā)展的局面,實際上是國共在取得“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互信基礎上,兩岸共同努力取得的成果。2005年4月,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的連戰(zhàn),以極大的勇氣排除艱難險阻,成功訪問大陸,實現了舉世矚目的“胡連會”,推動兩岸關系進入了全新的歷史階段。國民黨在兩岸政策上的重大轉變和突破,獲得泛藍民眾的擁護和支持,也成為吸引大批中間選民的利多。

  事實表明,臺灣執(zhí)政者只有旗幟鮮明地堅持“九二共識”,堅定不移地推動落實“兩岸和平發(fā)展共同愿景”,才能贏得臺灣的主流民意,有所作為。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tài)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