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lǐng)導(dǎo)人商談 | 經(jīng)貿(mào)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wǎng)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觀滄海:你看風景 風景也在看你

2013年07月25日 13:46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zhuǎn)發(fā) 打印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遍_放大陸民眾赴臺旅游5年,頗有卞之琳這首《斷章》前兩句的味道。

  2012年,大陸赴臺游客全年達到197萬人次。這個數(shù)字比1949年至2008年,大陸民眾赴臺60年的總?cè)藬?shù)還要多。而且,其中有19萬人是個人游客,用閩南話說是“趴趴走”進臺灣街頭巷尾,與普通百姓面對面。因此,開放大陸游客赴臺5年來,最大的改變,不僅是更多的大陸同胞觸摸到了寶島的土地,也讓更多的臺灣同胞真切地看到了傳說中的大陸人。

  5年前,一家臺灣媒體發(fā)表社論,稱贊開放陸客赴臺游為兩岸人民架起一座心橋,這非常有道理。但對一名普通游客來說,赴臺首先是一次旅行——上阿里山、下日月潭,逛“故宮”、吃夜市,然后背著裝滿鳳梨酥、臺灣茶的行囊打道回府,更新自己的臺灣記憶。緊湊的行程中,可能未曾想過,臺灣民眾也在更新著他們的大陸記憶,你看著風景,看風景的人也在樓上靜靜地看著你。

  假若盤點5年來與陸客相關(guān)的新聞,猜測看風景的人所看到的你,我們會不會汗顏呢——除了突發(fā)的安全事故,最常見的莫過于陸客在臺灣的所作所為:曾在臺灣著名景點野柳刻字留念,曾在阿里山小火車站臺前大打出手,曾在臺北士林官邸花園踐踏草坪、摧花折枝……就不提街頭亮腳、大聲喧嘩、隨地丟垃圾、不排隊了,因為這些小節(jié)都還是現(xiàn)在進行時。在5年700萬人次的大陸游客中,這雖是極個別人所為,可是人們不會記住在野柳巖壁上刻字的人姓甚名誰,只會記得他是一位大陸游客。當然,陸客的購買力也是令人咂舌的,掃名牌包、買翠玉白菜紀念品都可圈可點。

  坦白說,一些大陸游客并非在臺灣才這么“不拘小節(jié)”。隨著中國經(jīng)濟實力提升,越來越多國人走出國門,大聲喧嘩、不依序排隊等行為幾乎成了中國大陸游客的標志。但是看風景的是臺灣人,那些側(cè)目與輕藐會更令人刺痛。同為炎黃子孫,同樣受過“不學(xué)禮,無以立”的古訓(xùn),半個世紀相隔,這就是我們所傳承的禮儀之風嗎?海峽兩岸經(jīng)歷20多年的交流,在經(jīng)濟實力大陸越來越自信,但這僅是一方面而已。若要在兩岸人民心中架起相通的橋梁,靠買鳳梨酥是不夠的。從臺灣視之原鄉(xiāng)的大陸來,從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而來,要言行有度,才能贏得臺灣同胞的尊敬。

  孟子說:“恭敬之心,禮也!倍肮Ь粗模私杂兄。”因此,做一名彬彬有禮的游客并不困難,只看是否把謙卑與尊重放在心上。希望有一天,我們看著風景,也可以自信地對看風景的人說:“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我應(yīng)如是。”(孫立極)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
    關(guān)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轉(zhuǎn)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lián)系我們 | 版權(quán)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391
    網(wǎng)絡(luò)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